《宋朝的故事》最新免费章节第三章宋辽之战
第三章 宋辽之战
之后的北伐以失败告终,原因后面会补充,这次北伐值得一提的是北汉大将杨业,就是后来杨家将的杨老令公杨继业,我个人认为史书中将他神话了,杨业为北汉大将,几次打败赵匡胤,于是史书上将他描绘成战神般的存在,但事实上,任何战争的成败最终靠的是实力,但从大宋和北汉的国力而言,大宋国力远高于北汉,如果只是两国对战,大宋灭北汉只是举手之劳而已,杨业一个人在猛,也不可能扭转战局,这就像二战时期德国名将隆美尔为什么会在北非败给英国将军蒙哥马利一样,并非蒙哥马利有多厉害,只是由于德国不重视北非战场,或者说是德国根本没有能力打一场北非战役更为恰当,就凭隆美尔手下那点装甲力量,又严重缺乏空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战胜从美国获得源源不断援助的蒙哥马利的英军。
不同的是,这次北伐中,赵匡胤遇到了一个强有力的对手——辽国,宋军由于失去了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地形多为陡峭的山地,对骑兵将形成严重的阻挡,是中国天然的保护屏障,燕云十六州以南就是华北大平原,大平原沃野千里,一马平川,无险可守,非常利于骑兵战斗,同时,燕云十六州又是重要的产马之地,失去产马地的宋军无力装备战马,军队只得被迫以步兵为主。
步兵对骑兵是天生的弱势群体,中国古代无数名将,毕生都在研究如何以步兵对付骑兵,最后,他们得出个结论,必须让步兵结成厚厚的军阵,因为一个甚至三个步兵都无法战胜一个骑兵,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团结一致,才有可能顶住骑兵的冲击,虽然这种做法的确能让步兵顶住骑兵的冲锋,但也带来了一个致命的弊端,那就是,结阵后的步兵基本失去了机动能力,只能防守,无法进攻,更无法追击,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一旦骑兵不正面进攻步兵军阵,绕两边不断骚扰,如放箭等,步兵军阵最终将因为步兵体力不支或心理素质不过硬而解体,一旦军阵解体,以骑兵强大的机动能力和冲击能力,对付一群散沙般地步兵,那就是屠杀,这也是为什么宋军在和辽军、以及后来的金军等作战过程中经常一溃千里的原因,这就像一战中坦克刚刚发明出来后对战场带来的震撼一样,在没有平射炮和火箭筒之前,坦克就是几乎无敌的存在,步兵生命的收割机,骑兵也同样如此,人类历史上真正能够以步兵克制骑兵,只有在无烟火药发明以后,因为无烟火药的发明,才导致子弹的出现,最终导致速射步枪的出现,装备了速射步枪的步兵,才能以速射步枪射速,远距离的射程,子弹强大的穿透力,压制住了骑兵的机动性,但在古代,放眼世界,找不到任何一种能完全以步兵克制骑兵的有效方式。
以骑兵为主要兵种的辽国对付以步兵为主力的宋军可谓是天生占尽优势,在辽军骑兵的进攻下,宋军不出意外是不可能拿下北汉了。
赵匡胤也在北伐过程中,一个深夜里,莫名其妙地死了,野史说他被弟弟赵匡义所杀,不论真假,总之赵匡胤为非自然死亡,柴荣死前好歹还病了近两个月,赵匡胤则毫无征兆,一夜暴毙,他的担心最终变成了现实,杯酒释兵权也没有能救他自己,他对柴荣的所作所为最终也完全报应在了自己身上。
赵匡义即位后,就是后来的宋太宗,赵匡义汲取了哥哥的教训,巧妙利用山地地形和河流严重制约骑兵的机动性,再加上辽军被先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这个才是主要原因),才让战争出了点意外,辽军骑兵被赵匡义打得大败,不得已退兵,赵匡义侥幸靠运气打赢了一场步兵对骑兵的胜仗。
失去辽国骑兵的支援,北汉就算有一百个杨继业也不会是宋军的对手,两国实力差距太大,北汉根本无力打一场像样的抵抗战,于是很快向宋军投降了。
北汉投降后,赵匡义想乘着士气正旺,一口气收回燕云十六州,但很快,现实就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运气不是每次都能有的,在辽军强大的骑兵面前,大宋步兵节节败退,高粱河一战,让赵匡义终于明白了过来,在现阶段的科技条件下,步兵是不可能战胜骑兵的,这和将领的能力无关,也和综合国力无关,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
当赵匡义明白这个道理后,大宋对辽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守,但辽军却不肯就此罢休,经过多年准备后,终于在赵匡义死后,开始大举进攻大宋。
失去燕云十六州庇护的大宋,在辽阔又平坦的华北平原上根本无力阻挡辽国骑兵的进攻,但对辽国骑兵而言,虽然野战无敌手,但攻城战却让这些骑兵吃尽了苦头,最终辽军不得已放弃了攻城,采用了一种新战术,这种战术有点像二战时期希特勒的闪电战,不知道希特勒是不是从辽国学习来的,这种战术的核心就是,骑兵径直冲锋,不和后方的城池纠缠,兵锋直指北宋首都——开封,于是,辽军骑兵势如破竹,没有任何一支宋军的步兵能在野战中阻挡他们,行动缓慢的宋军步兵也无法追击骑兵,很快,辽军深入大宋700里地,一直打到大宋首都开封府的最后一道屏障,檀州,打到这里,辽军无法再避开攻城战了,因为檀州是开封的必经之路,在别无选择之下,他们决定攻城,此刻,周围的宋军步兵已将这支骑兵团团包围,断绝了辽军的补给,如果在辽军携带的食物消耗完前他们不能攻下城池,那不用宋军追击,辽军自己就崩溃了。
攻城就意味着必须放弃战马,骑兵得下马步战,一旦下马,辽军优势尽失,一支失去战马的骑兵绝不是一支精锐步兵的对手,更何况这支骑兵还是属于攻城的一方。
战争结果可想而知,辽军大败,连统帅都被宋军射杀,这下辽军彻底失去了继续进攻大宋的力量和胆气,于是和大宋签订了著名的檀渊之盟。
历史看到这里,我不免为史书上一些吹捧之词嗤之以鼻,中国史书的记载都有这样一个通病,重道德而轻能力,重个人而轻国情,宋史上将檀州守城战胜利的原因归于两点,一点是名臣寇准所谓的“高瞻远瞩”,当大宋所有文臣武将都认为大宋快完了之际,纷纷劝皇帝迁都,寇准站出来了,义正言辞地陈述,说辽军是强弩之末,应该好好和他们打一仗,第二点是因为赵匡义的儿子,现任皇帝宋真宗亲自前往前线劳军,宋军士气大振,这才一鼓作气打败辽军。
我们先看第一点,寇准说辽军是强弩之末,但历史并未说明寇准的理由,此时的辽军并没有大规模非战斗减员,也没有瘟疫流行,没有士气不稳,相反他们连入宋境700里,700里对骑兵而言只是两三天的路程,这点距离还不至于让辽军士气不稳,更没有任何史料记载辽军粮草匮乏,那寇准强弩之末一说根据又从何而来?不过是文人看了几本古籍,学到了几个词语卖弄而已,辽军真正失败的原因是深入敌国,断了补给线,又无攻城能力、设备和经验,失败也是必然的结果。
第二点,宋真宗亲临战场,振奋了士气,这种说法更荒唐了,如果皇帝一到战场就能打胜仗,那以后每一仗都由皇帝亲自指挥,那大宋军队就天下无敌了。
檀州之战后,让宋辽都看到了自己的弱点和对方的长处,宋的长处在于拥有坚固的城池可以防守,缺点在于由于严重缺乏骑兵,没有机动能力进行主动进攻,也无法在野战中战胜辽;辽的优势为骑兵众多,可以主动进攻,且野战能力极强,但弱点在于攻城能力严重不足,可以严重骚扰大宋,却几乎没有占领大宋的可能。
此次檀州之战也让辽知道了大宋的实力,辽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辽是在异国他乡作战,一旦攻城,下了马的骑兵绝不是大宋重装步兵的对手,虽然辽军骑兵可以围城,但由于是在敌国作战,自己方粮草供应困难,其次,一旦大宋调集重兵将辽军反包围,辽军粮道必将被切断,而且整个军队连退路都没有了。
基于两国对各自国情的认识,最终签订了和平协定,两国定为兄弟之国,宋为兄,辽为弟,宋既然为兄,自然要照顾照顾弟弟,弟弟在塞外苦寒之地,除了牛羊肉什么都不产,兄在中原花花世界,过着土豪般地生活,自然没有弟弟拿钱给哥哥的道理,哥哥给点钱给弟弟也是天经地义的,于是大宋每年给辽30万贯的“生活补贴”,就像现在给点低保一样,30万贯看似很多,但水浒传中梁中书一年给岳父蔡京贺寿的生辰纲就有十万贯,宋朝每年的税收都在一亿贯以上,30万贯只占税收的不到0.3%,而且,和谈后,因为两国开了边市,大宋的工业产品大量出口辽,而辽的货物,大宋看得上眼的恐怕只有些牛羊肉干巴、奶制品之类的副食品,而且辽很聪明,绝不卖马给大宋,导致这一宋需要的唯一紧缺商品无法换成外汇,更一步加剧了辽国对外贸易的入超,因此,在宋辽贸易中,宋占尽便宜,大宋生产的工业品对辽而言,放眼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卖家,而且对这些产品(茶叶、瓷器、丝绸、纺织品、铁器、酒类、粮食等)辽还不能不买,这导致大宋拥有对工业品的绝对定价权,辽的牛羊肉和奶制品对大宋而言只是可有可无的副食品,每年两国的贸易,辽是严重入超,大宋是严重出超,辽国的财富源源不断流入大宋,远远超过30万贯的岁币,无论辽国承认与否,辽已经沦为了大宋事实上的经济殖民地。
此时的大宋若是再玩个釜底抽薪,那辽国的经济将彻底崩溃,可惜,当时古人的见识还想不到这一步,那就是模仿今天的美元霸权,规定宋辽间所有交易的货币都必须用宋发行的纸币进行,这样,宋可以采用货币战争牢牢控制辽国的经济,通过恶意的纸币贬值或升值,对辽国的经济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只是以古人的眼光,还想不到这种经济学的利用。
不管怎么样,宋辽间算是暂时和平了,大宋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结束了,武将的作用开始降低,这必将导致大宋出现一个不可改变的结果,那就是历史书对大宋的严厉指责的重文轻武。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