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衣冠》最新免费章节第81章襄阳之战2
第81章 襄阳之战 2
根据逃出来的佟养和的情报,何洛会知道此次是大明昭和帝御驾亲征也知道敌军火器众多,大炮的威力和射程远远超过己方。他也意识到这次大战会很艰难,但他从未想过会如此艰难。
何洛会再三与吴三桂商议后决定派遣一支五千人的骑兵南下试探一下,结果让他难以接受。其中和李来亨率领的骑兵交手占了些便宜,可与朱慈烺的一千骑兵交手却吃了大亏。
经过是这样的,朱慈烺从荆州出发,一路到荆门。此时的荆门在李锦的掌控中,往北就是失陷区,为了防止阴沟里翻船,朱慈烺下令稳健推进。
高一功他们在野战中屡次被建奴打败,所以他们也支持朱慈烺的决定。反正襄阳就在那又跑不了,建奴该准备的工作早都准备完成了,己方又是强攻,快慢行军都没区别。
从荆门到襄阳共有二百多里路,十万大军带着大批的辎重,想快也快不起来。
对建奴会派骑兵骚扰、偷袭,朱慈烺他们也都有心理准备,毕竟这一路基本上是一马平川,没来才奇怪。
三万骑兵游离在本部之外,数次和建奴的骑兵交手但都没讨到好处反而次次折损兵将,朱慈烺渐渐不耐烦起来。普通的骑战打不过你,但枪骑兵绝对能虐杀你。
于是保护朱慈烺的枪骑兵出动了。
骑兵枪是宋应星在普通火枪的基础上特意加长的,为得就是能射的更远一些更准确一些。因为普通火枪的射程在一百五到两百之间而加长后射程能提高到一百八到二百五左右,这个距离能保证骑兵不会被敌方骑兵的弓箭射中,准头也有所增加。关键时刻把刺刀放下来也能当长枪使用。
刚开始建奴方没把这一千骑兵放在心上,一直琢磨着能不能奇袭一次把朱慈烺的粮草和弹药烧了。可渐渐他们就发现这些骑兵的恶心人之处也令他们损失过大不得不放弃原计划退回襄阳。
何洛会的原计划是五千骑兵游荡在襄阳和荆门之间骚扰或偷袭粮道,要是不敌的话也可以隐藏在西面的山里,躲过追击再继续骚扰朱慈烺的后勤部队。
想法很好,可实行不通,原因就是这一千多枪骑兵。
这些骑兵实行的是风筝战术,他们死死粘着敌军,就在远处用枪打。你过来,我就逃,一边逃一边用枪射击。你不过来,我就过去接着用枪打。
要破解这种战法很简单,分兵包围或利用自己马匹的耐力比对方耐力好的优势使劲追,忍着伤亡早晚能追上。可令他们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那就是二万多骑兵就在那些枪骑兵周围,你说怎么办?分兵包围?对方不分兵包围你就是好事。追?枪声一响两万多骑兵就支援,要不了二十里路那些骑兵就进入大部队了。你怎么追?接着对方换马重新来袭击,无限循环。
更更加恶心的事是后来那一千多人分成三部分,一人双马昼夜不停的袭击,四面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躲都躲不了。他们不是没想过进入山区躲避对方,可当他们一出来就会被对方黏上,然后又被迫进入山区。原来对方每隔十余里就派一队骑兵斥候,一发现自己就放枪示警,很快那些人就追过来了。五六天的功夫就损失了二千多人,对方毫发未损,这谁受得了。
建奴骑兵将领为了防止更大损失也为了不被堵在襄阳以南不得不提前回去。
朱慈烺这边三万骑兵指挥官是李来亨,原本他还看不起这些整天背着长枪的一千多骑兵的,这几天他完全收起了轻视的心思,一个劲的琢磨着这种战术。他发现要是换成一人三马粮草弹药充足,在平地上几乎无解。要是被包围他们也不怕,因为有火箭筒和手榴弹可以炸开缺口逃跑。要是不怕死直接用马刀对战也能冲出包围圈。接着又是无限循环,直到敌人崩溃。
矛盾哪都有,大明军队瞧不起归顺的大顺军,特别是在荆州之战后。他们认为论战力大顺军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可他们还享受着与自己同等的待遇,这不公平。
大顺军也瞧不起大明军队,因为他们全仗着火器的犀利才能胜过自己,要是自己也有火器再加上自己敢冲敢打的精神绝对能虐对方。
因为这种思想,很多原大顺军要求朝廷提供火器,可朱慈烺哪弄这么多枪、炮去,产量就这么多,还的给四川、江西、福建提供军火。在亲自解释再加上后方的高桂英来信,他们不得不接受这一现实。朝廷不是不信任他们而是确实困难。
后来运的一万支枪,朱慈烺为了显示公平,在荆州举行了全军大比武。把这一万支枪发给了前十名千户,这才让众人心服口服。这十个千户既有朱慈烺的原部队也有归顺的部队混编组成一万火枪部队。
两支部队相互看不顺眼让高一功忧心忡忡。襄阳之战后他将是守将,还会留五千枪兵帮助防守加训练自己的部队。要是关系不融洽,他没法带兵。于是他要求用原大顺军作为主力清缴襄阳外围,用自己敢冲敢打的精神改变朝廷嫡系的看法。这点获得了朱慈烺与堵胤锡的赞同。
实际上朱慈烺在公平处理几起打架事件后就意识到这一点,但不管是他还是堵胤锡都不能提让原大顺军做主力攻虎头山、摩旗山。因为他怕高一功等人认为朝廷在故意消耗原大顺军。
纯冷兵器对战肯定死很多人,可这些人不牺牲,仅凭自己几句话或一道命令是消除不了双方的矛盾。
攻占襄阳西南的山头打的异常艰难,高一功只要了几十门小口径火炮支援,原大顺军为了荣誉愣是咬牙攻坚,一点都没有向火枪队求援的意思。
从山上源源不断抬回的伤兵和尸体都让朱慈烺的嫡系看不下去了,他们纷纷请战,可都被高一功拒绝了。
三千多人的死伤没有白费,朱慈烺的嫡系开始尊重这群不要命的家伙。论拼命,他们确实拼不过。被拒绝自己的支援后他们默默的帮忙抬担架,帮忙治疗,还有人帮忙造棺材制石碑并用最高的礼节送这群倔强的战友。
清除外围后,朱慈烺没有急着进攻而是举行了盛大葬礼,他没多说,只是说了一句:为了荣耀,为了大明。
从此这句话变成了,大明军队的口号。不过有一支部队的口号和这句不同,这支军队的主将现在还在襄阳城中,他就是刘严勇。
刘严勇,二十九岁,出身于榆林将门世家。因作战勇猛调山海关任骑兵千户。吴三桂降清他也被迫跟着投降。后来随军进入山西、陕西作战,因战功调任参将。
在进入家乡榆林后他才得知自己一家在榆林保卫战中全部战死。投降建奴的他因为羞愧都不敢去榆林城外的乱葬岗祭奠自己的父母家人。从哪以后,他数次梦到自己的父母浑身鲜血的问自己,你还是不是我们的儿子,你还是不是大明人。每次他都泪流满面,特别是六月,建奴要求剃发之后,那种羞愧感越来越强烈。
榆林保卫战是大明最惨烈的战争之一,战死的大明将领简直多不胜数,榆林几乎全城死节。
榆林是明代陕西将门的根据地,明朝各地的总兵出身榆林的数不胜数,1644年10月10日,李自成攻入西安,企图用和平的方式招降西北三边,当时的陕西布政使都任在榆林,他召集了副将惠显、参见刘延杰等商议,拒绝了李自成的招降。在榆林赋闲的尤世威、王世钦、王世国、侯世禄、侯拱极、王学书、李昌龄等将领也决定为国尽忠。
此役以尤世威为主将负责防守,李自成带领李锦、刘芳亮等十余万围攻。最终榆林失去外援抵抗了十二天被破。当时榆林妇孺几乎人人参加了保卫战,死伤惨重。
榆林之战是李自成进入陕西最艰苦的战役,以榆林全城死节的方式结束。曾经显赫一时的榆林将门也以最悲壮的方式为大明王朝流尽最后一滴血。
出襄阳的那五千骑兵就有刘严勇,当他远远看到代表皇帝亲征的大旗飘扬时,他都忍不住想策马过去拜见。
可他忍住了,因为他知道自己以这种方式回去洗涮不了自己的污点,最好的办法就是献出襄阳。如此大功足以洗涮自己投降建奴的污点也能死后有脸见自己的父母。
当他回襄阳后就联系了同出榆林的好友张琦。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在关键时刻反正为大明为陛下尽忠。接着两人隐晦的做部下的工作,早就对剃发令不满的部下积极响应起义。
城外的朱慈烺当然不知道有一群人在为自己尽忠而准备献身,他正在虎头山的一处土坡上的指挥部内听取堵胤锡关于发展湖南的施政报告。
没错,在朱慈烺看来只要堵胤锡、高一功不出昏招,襄阳战役绝对以自己胜利而告终,唯一顾虑的是伤亡多少的问题。不过他没想到襄阳会如此轻易的陷落,战果也会如此的惊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