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圣商君传》最新免费章节第二十七章归栎阳风尘仆仆,强秦策横空出世
第二十七章归栎阳风尘仆仆,强秦策横空出世
卫鞅风风尘仆仆地赶回栎阳,已经黝黑精瘦地变了一个人。在魏国公叔府为吏时,虽然算不上清闲,也不过都是些案牍之事,偶有闲暇便埋首在如山的法令典籍之中。
而自入秦以来,短短三个多月,却将整个秦国的各个角落踏勘一遍,此中的辛苦,除了卫鞅本人,恐怕无人能够体察。尤其是在商於大山中走了一遭,更是险些尸骨无存。
然而卫鞅并没有觉得任何的辛劳,却是兴奋异常,匆匆回到栎阳,寻了一家便宜的客栈落脚,想要把这短短几个月来的见闻思量整理出来,形成一套完整的治秦方略,再做打算。
秦国之行,让卫鞅深深了解秦川大地上居住的这群老秦人。山东六国多言虎狼秦国,既是说老秦人好勇斗狠,一如虎狼,更是暗讽老秦人不通教化,蛮荒未开。老秦人好勇斗狠,一如虎狼的虎狼之性,卫鞅深有感触,只是不分场合不分时宜地好勇斗狠,并没有为老秦人带来多少好处,反而有穷兵黩武之嫌。
至于老秦人不通教化,蛮荒未开,在卫鞅眼中反而视如珍宝。正是因为老秦人没有过多地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才使得老秦人保留了最为原始的厚重朴实,这是在山东六国荡然无存的品质,即使是同为蛮夷之邦的楚国,几乎也是一样。
因为这种厚重朴实,才使得老秦人更为团结、更为坚韧,坚韧到上千年的血火洗礼也没能使得老秦人灭族,反而愈发壮大了。如今的窘境也不过是一时之困,只要方法得当,老秦人的崛起,只在数年之期而已,而让老秦人能够迅速崛起的方法,卫鞅相信舍法家其谁!
山东六国的变法狂潮经久不息,自管仲首开变法强国之风,列国纷纷效仿,不断推出各种变法改革措施,直到李悝在魏国推行系统的法治体系,才将法家推向第一个顶峰。短短十数年,魏国这个新兴诸侯便成为了列国霸主,且已持续数十年之久。
然而魏国朝堂局势的变化,却在昭示着魏国变法的没落了,同时也意味着李悝的变法渐渐失效。在魏国修习法令数年的卫鞅,深彻洞察到了此中的关键,那便是此前的所有变法,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整个社会结构,而是仅仅根据一时一事之需,通过法令的手段做临时性地治理和调节。这种治理方式无法形成长久的效力,所以都只能生效一时。
卫鞅在秦国的细致踏勘,使他看到了一缕曙光,一缕构建彻底法治国家的曙光,老秦人求治之心,便是这缕曙光的源头。因为有了老秦人的这份求治之心,卫鞅坚信,秦国乃是推行自己彻底法治思想的绝佳之地。这里唯一不确定的,便是秦国庙堂,便是秦公,是否有此决心与恒心,能够与自己携手重构秦国。
这一丝疑虑始终萦绕在卫鞅心头难以消除,然而卫鞅无暇多想,他要抓紧时间,将自己的治秦之策整理出来,但有长策在手,再想其他不迟。一旦静下心来,卫鞅便思如泉涌,将自己十数年的法家修为和秦国国情相结合,洋洋洒洒地写开去。
“鞅踏勘秦国三月有余,深察秦国治道之弊,亦深察秦国民生之艰,大要言之如左:
其一,秦国治道,新旧参半。昔日穆公,求治图霸,然穆公之策,所遗寥寥,献公新政,时日仓促,欲效中原,十行三四,故言秦政新旧参半。如此多变之治道,官府行治混乱,民众无所适从,此乃治道弊端之首也。然此弊端,非秦独有,列国皆然,皆因无长策可依也。
其二,有田无耕,民力靡费。秦川千里沃野,更有荒地山林,何止千里。然囿于祖制,未能尽地力之教,使关中多荒芜之地,却有失地之民,故言有田无耕,民力靡费。欲强秦国,便在尽地力之教,秦川若尽为沃野,何愁秦国不强。
其三,有战无功,有功无赏。秦国旧制,沿袭周室,贵族庶民,天堑之别。商於大山千里,流民无算,伤兵聚集,皆因庶民有战无功,有功无赏之故。长此以往,民心渐失,老秦氏族,又堪几战?欲强秦国,便在一体功罪,同功同罚,若百万老秦人尽皆死战,天下谁人可敌?
其四,氏族分治,法令不行。封地自治,上古而起,然其弊端,一如其寿。渭北莽莽,其治不一,良莠不齐,不为国用。若遇弱君强臣,或有倾覆之虞,三晋所为,只在眼前。欲强秦国,便在统一治道,国无二法,则无一民不为国用,无一民不为国庇。
其五,目无法纪,私斗成风。老秦人血性无双,快意恩仇,动辄举族私斗,死伤无算,内耗如此,秦国安得不弱。此亦封地自治之弊也,若国无二法,禁绝私斗,悍勇之民悉数从军,则秦军必强,秦国必强。
其六,陈规陋俗,隔绝文明。老秦人世居西戎,游牧之风犹存,多所寒食、竭泽而渔、滥坎滥伐、滥行祭祀而火灾频发、举家同眠之举,有违天道,有违人伦,而使老秦人背负蛮荒之誉,虎狼之名。若能移风易俗,归化文明,则以秦人之朴实厚重,必为天下表率。
秦国弊政若此,故虽有穆公之贤,唯强一代,献公之明,唯强数载。今虽上有秦公求贤令求治之诚,下有万千老秦人求富求强之心,然欲求何种富强,唯请秦公思之。
天下治道,百家纷呈,然其根本,皆在其二,一曰强国,二曰利民。百家治道,多重强国,故强一时。法家治道,首在利民,次在强国,可为长久。盖因民为国本,民不富何以国强,不利民何以利国。
仁政之治,国、民两弱,此周室之所以衰微也;暴君之治,国强而民贫,此夏、商之所以衰亡也;若得国、民两强,非法治而不能也。
法治之要,一曰信,二曰平,三曰恒。
国府无信,法令形同虚设,纵有万千良法,不能行之,不如无法,故首在立信。
行法贵平,但有一人坏法,便坏法治根基,国君、庶民,俱为一体,奉法而行,方为法治之邦。
法治初行,切忌短视,为一时之利立法,未行而废,辄立新法,实为法治之大忌,盖因法治根基未立,朝令夕改,民无所适,法失其信,故需持之以恒,巩固根基,而后因时修法,方不坏法。
法治既立,方可言道。治国之道,一赏、一刑、一教也。
方今大争之世,求存为第一要务,故今日之赏,必出于农战,必合于法度,无论贵贱,皆可受赏。如此则举国一心,民务农耕,兵务死战。
贵族虽罪不刑,庶民辄受重刑,乃法治之大忌也,刑无等级,国君、卿、士大夫、将军、庶人,一视同仁。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如此则刑罚有威,举国归治。
博闻、辩慧,信廉、礼乐、修行、群党、任誉、清浊,不可以富贵,不可以评刑,不可独立私议以陈其上。如此则举国一教,投机取巧之徒远遁,赏刑皆出于法。
治道既明,方可言治。治国之纲,大要有九:
一曰军功爵,废世卿世禄制,行新军功爵,爵出一途;
二曰农爵,纳粮得爵,充实国库;商旅不得以财得爵,士子不得以言得爵;
三曰刑法,废除封地自治,举国一法,禁绝私斗,依法治罪,实行连坐,民众相互查纠,以免逃罪;
四曰垦田,开阡陌,废井田,鼓励垦荒,统一田赋,统一工赋、商赋;
五曰郡县,推行县制,国府而下,郡、县、乡、里,统一治道,明令职守,使政出无私门;
六曰明法,郡县各置法官、法吏,为民解法,使民尽知,极尽公正。
七曰固法,禁绝儒家诗书坏法之言,禁绝游宦之民;
八曰度量衡,统一度量衡,集市设官制度量衡,禁绝奸商害民;
九曰易俗,禁绝家族聚居,男子成年后即行分室,禁止寒食、竭泽而渔、滥砍滥伐等。
此为治秦之纲要,若欲行之,则每纲之下,尚有数十至数百条法令需一一拟定,非一朝一夕之功。法令虽成,仍需数年乃至十数年之坚定推行,更非三年五载之力。
秦川之地,中原视为蛮夷,唯鞅视若珍宝,民风质朴,秦公明锐,皆求治心切,此乃千载之良机也。若无此等秦国,若无此等老秦人,纵有法治之想,亦难行之。”
卫鞅放下聿,反复斟酌了几遍,确定无误后,开始刻简制书。连续忙了数日,总算将这篇《强秦策》确定下来了。
然而萦绕在卫鞅心中的那个疑虑仍旧没有打消。自己穷尽半生所学,汇集成此卷《强秦策》,却不知秦公能否识货。须知此策实乃亘古未有之举,颠倒乾坤之策,普通君主莫说肯用,便是看上一眼,恐怕也要大呼离经叛道、奇谈怪论。
然而秦公毕竟不同于一般君主,其《求贤令》便是明证,其胸襟气度、眼界抱负,都不是一般君主所能比拟的。然而要秦公完全认可这卷《强秦策》,卫鞅心中却又没了底气,还需有办法探明秦公的本心才能出此强策,否则不但暴殄天物,还可能引来无妄之灾。
就在卫鞅苦思良策的同时,秦公和景监却是忧心忡忡。一卷雄文,终于算是打破了山东士子不入秦的百年禁锢,招来了近百位士子。然而一次次策对下来,却只留下了不到五十个士子,且多是农学、兵学之士,且大多才学平平,最多只是郡吏之才,只有两位士子堪当郡守。
秦公当然没有吝啬,一经确定,立即将两位士子任命为内史郡和北地郡的郡守,原郡守都是老秦士族,被秦公升任了军中要职,一切便没有引起太大波澜。此时秦国虽然仍旧设有陇西郡,然而除了雍城周边数十里,基本都在义渠的控制之下,所以陇西郡形同虚设,由雍城令兼任郡守。
十月朔日,已经没有一位士子策对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求贤风波,眼见得就要惨淡收场了。毕竟仅仅靠两位郡守,是无力扭转秦国当下的颓局的。没有一位乾坤巨匠、不世之材,秦国便还是那个秦国,满腔热血的入秦士子们,恐怕不出三年,便会和现在的秦国士族打成一片,甚至沆瀣一气。
嬴渠梁夙夜忧叹,已经开始准备自学诸子百家,从中寻找能够强秦的治国之道。然而此时的秦国,哪有如此多的闲暇时光,每日繁冗的政务之余,嬴渠梁便将自己泡在了书山之中,不到四更天绝不睡觉,短短的一个月下来,明显地瘦了一圈,几乎都要脱形了。
景监也是忧心如焚,却又痛恨自己没有治国大才,眼见得秦公如此忧心,却不能分担万一。便每日也陪在秦公身边,和秦公一同修学,也是常常三更方歇。便是如此,两人一个月下来,也没整理出完整的思绪来。
儒家、道家之学,虽为天下显学,但是其用于治国,特别是此大争之世,显然难以胜任。读来读去,一致认为还是法家相对靠谱一些,毕竟有管仲变法而称霸诸侯,李悝变法而强魏数十年的成功先例。然而细读下去,却又千头万绪,无从下手了。
就在这一日景监三更天刚刚回到府中之时,一阵敲门声响起。
有诗赞曰:
秦公夙夜心如焚,直道求贤未得人。
谁料大才屈客寓,笔下强秦策已成。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