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小说

《蝉说禅》最新免费章节第二十九章矛盾之争

第二十九章矛盾之争

相与象听起来发音相似,可却有本质上的区别。知道张雅倩出自龙虎山,那么她所说的象只能是与《易经》相关。可《易经》的象怎么能将佛教中的相给抵消,甚至囊括在其中呢?夺相的思路确实挺让他震惊,可实践起来难度无比之大甚至有点不切实际。

张雅倩待将思路理清后说道:“象源于易,而发展于儒道两家,其后更是影响佛家。”

跟宋明杰所预料的一般,《易经》率先被引用出来。从诞生至今,关于《易经》的注释或衍生作品历朝历代层出不穷,存世起码也有二百几十本之多,更不要说那些典籍中记载却亡佚的。不过这其中多数是对占卜命理方面进行研究,反观其他便如同凤毛麟角。

因此从六十四卦的卦象入手,看似能引用的东西不少,实则不过是陷入吞人心智的深渊万丈。卦象这种东西本来就玄乎其玄,又怎能用于理论的完善与扩充呢?

在宋明杰的思绪中张雅倩继续说道:“易经诞生于新石器时代,可以说是中华文化总源头,诸子百家的开始。易经中的象,老子看来太多人沉迷其中反而忘了本质,因此洋洋洒洒五千字诞生出一本《道德经》。”

“《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两篇,本《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关于这一点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版《老子》便可以看出,《道经》开篇第一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原来如此看似用《易经》实则是为了引出《道德经》当张雅倩说到这里的时候,宋明杰已经后知后觉起来,知道自己接下来要面临的难题,自己如果想不出办法解决,那么势必自己之前的所有理论构架都是为他人做嫁衣。

同时意识到这一点的还有身为局外人的王旭龙与韩泊清,此时他们在一旁不禁感慨道:“好戏现在才真正开始!”

不负众望张雅倩开始解释道:“《道经》第一章便是对《易经》中象的一种诠释,道教经典《清静经》:‘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以及《道经》第二十五章中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由此可见,《老子》所谓‘道’,实为阴阳未判之前的混元无极。宇宙之起源,天地之本始,万物之根蒂,造化之枢机。他无形无象,无色无臭,无所不在,无所不备,充塞宇宙,遍满十方,不增不减,永恒常存,它本无形而不可名,但却真实存在。老子为了使人承认它、研究它、掌握它、运用它。且为了使世人不沉迷于《易经》的象,故以‘道’名。”

“混沌初开,阴阳始判,清浊肇分,乾坤定位,是谓太极。在天有日月星辰,风云雷雨;在地有东西南北,山川湖海;天地之间有飞潜动植、人间社会。这些有形有象之事物,皆有生有减,有成有毁,不能永恒常存。这些可生可灭的万事万物,皆属‘可道’的范围。因有形质,处于变化之中,故谓‘非恒道’。”

说到这里张雅倩莞尔一笑,如果说最开始她还有些不知如何反驳,那么现在她已经胸有成竹,因此连带着喝口瓶中水也是如此气定神闲道:“此‘名’指‘道’之命名。混元无极大道,无形无象,立‘道’为名,此名实我恒名。‘可名也’是指‘可道也’之名。‘名’由何起?‘名’由实存事物而起。名至于实。有物有才有名。宇宙间的事事物物,千差万别,各具特性,为了区别它们,才安名立字。由于这些名称概念所代表的事物可生可灭,因而标志它们的名称概念也必然是可生可灭的‘可名’。由‘可名’代表的万事万物生灭运化、变动不居,故凡‘可名’皆‘非恒名’。”

“‘无名’是指无形无象的混元大道,因无形无象,故无名。‘道’之名实为强名。虚无的大道无形而无名,它早于天地万物而存在。故谓‘万物之始’。‘有名’是指宇宙天地。天地是指有形有象的具体事物,是最早的实物,其名亦是最早的名。万物由天地而生,故有形有名的天地谓之‘万物之母。’”

解释到如今才算是要进入重点,张雅倩此时声音略有些激动从而提高些许分贝道:“‘恒无欲’者,是指未被后天情欲凿丧的先天体性,至清至静,在杳杳冥冥之中能洞观无物至微至妙的造化之机。‘恒有欲’者,是指先天的虚无体性已动,变为后天的情欲。心智可以思虑的,耳目可以见闻的,均属事物粗糙的形体和外壳——徼。”

“因而你所谓的‘色相’和‘空相’,不过是‘象’所涵盖中的‘有名’与‘无名’。心则是‘恒无欲’以及‘恒有欲’。《俱舍论》诞生于何时?相信不会早于《易经》《道德经》的成书年份吧!”张雅倩说完直勾勾的盯着宋明杰,见他快要开口说话时抢先说道:“我还没说完呢?盗取来的东西,能登大雅之堂?更不要提所谓身,不过是象所概括内容中的的一小部分的徼。”

“张载的《正蒙》是根据《易经》蒙卦的彖辞‘蒙以养正,圣功也 。’而诞生的书名。这说明什么?要知道张载还有一部著作《横渠易说》。这说明他对《易经》也是颇有研究及心得的,在他的《正蒙》中也有关于象的描述《太和》篇中的‘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张雅倩的目的不止于将相纳为己有,还要将韩泊清之前的理论观点树立起来,变得更加的坚不可摧。

“做一个笼统的总结,可以把《正蒙》里的象分为:气化中的有形之象、无形之象,太虚之象和神之象。如程颐解《系辞》‘知幽明之故。’所说的在‘理为幽,成象为明。知幽明之故,知理与物之所以然也。’而张载在《正蒙》中对‘象’的言说,正是尝试揭示出幽明显隐之间湛然浩然、至静至动、神妙难测而又高远博大等种种特征。”

“凡生命有‘性’和‘情’并没有什么错误的,反而是一种向《易经》的象所看齐的一种做法!”这下张雅倩总算是论述完毕,剩下宋明杰在原地皱眉深思。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现实

现实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