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不过一场雨》最新免费章节第十四章,哪家少年心如明镜?
第十四章,哪家少年心如明镜?
书上描绘太多了太星辰美景,亲自走一遭崎岖小道才会明白那有多难,因此颜宝钗没有给少年太多思考的时间,二十年间的生长于皇庭之间,造就她这幅一个雷厉风行的模样,只不过她不太喜欢剑,但是并不讨厌,对于剑道的认知要想教李当归这么个雏儿也绰绰有余,怎么说那个剑士也号称“皇庭第一甲”。
颜宝钗不喜欢刀、剑,觉得那些都是江湖把戏,因此她身上不带一刀一剑,不过这个问题对于她来说显然是鸡毛蒜皮。
每个人来到此方道场都是胸有成竹,起码把镇子五千年以上的陈年旧事都翻了个底朝天,她记起一事,笑道:“你运气好就多去山神庙那边转转,说不定能有意外收获。”
山河剑士们心知肚明,天底下哪里能有背剑山好,便是如今立教了尘山的李春秋腰间佩剑都是当初登天幕所得。
对此,李当归只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学剑,便意味着要走上修行大道,有些东西自然不能一问三不知,不去搭理心中所想,颜宝钗温声说道:“人间修士九境,春秋武夫九品,山河最美是剑图,人间最美是清秋,修士最高第九境为‘圣’,也称清秋,便是说春秋大劫起于初夏,百家鼎盛,落幕于清秋,山河凋零,若是往上走就要与背剑山剑士们的说法不谋而合,也可以称为仙人,各家又有各家的说法,像道家修士便把有真人、天君之分,与剑士中剑仙有异曲同工之妙,大抵都是一个叫法,不过常提的顶上三花,胸中五气就是真真实实的修为,像那般境界,可以说能横着走了。”
李当归竖起耳朵,听的津津有味,相较于老儒生口中‘有待考察’的山河壮丽,少年更喜欢颜姑娘嘴里的旧事重提。
她耐心十足,语气缓缓,细心解释道:“春秋甲子年间那场大劫,把东胜神洲打得青黄不接,山河破碎,儒家圣人更是带着七十二弟子,三千桃李离开神洲,休养生息万年之久,春秋落幕后,山河除了那位杜真人之后便不再有人斩开紫霞大道。”
颜宝钗忽然想起什么,觉得有些好笑,“剑士大抵都喜欢北上妖土,登天幕斩杀几只大妖证明自己,那位真人也不例外,不过他更狠,,徒手将天地第一只天龙擒拿。”
关于春秋甲子年那点事,实际上她也不是很清楚,靠着皇宫内书页残卷,若是真想把《春秋甲子》读透,那还是亲自去请教刘先生为好。
李当归问出心中疑惑,“那剑士呢?”
颜宝钗想了想,她到底没有指导过别人,更别说涉及未深的剑道,所以便只能把皇庭里那个剑士的说法依葫芦画瓢过来,对着少年平静道:“背剑山有两种说法,剑士就像是武夫锤炼体魄,剑士有心、骨,胎,剑修三千年为剑心,七千年为剑骨,万年得一胎,剑胎然后便是大成剑士的象征,剑意不消,不死不灭。另外一种说法,便是天地一成一败为一劫,一劫诞生一剑胎,因此也叫‘先天剑胎’,就如同巫妖时期先天神灵一般,剑胎历经九劫便能孕育智慧,踏上修行。”
李当归一头雾水,但把这些自己这么多年闻所未闻的东西铭刻于心,认真点了点头,看着颜宝钗,静待下文。
颜宝钗转头看了少年一眼,又添加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武夫有拳打三分,脚打七分,桩功尤为重要,剑士有‘养剑千年,只是朝夕之间’,所以任何一门都不可能一口吃成大胖子。”
李当归点头不语。
教书育人,颜宝钗有些两手抓黑,索性来到庭院内,随手拿起一根棍,掐了一个法诀,少年便只看见她指尖流光皎洁,那木棍很明显轻如鸿毛,甚至变得有些软,玄妙无穷。
颜宝钗一招一式之中微微抖动,然后少年的目光中,她就极快的把剑招演示了一遍,最后一棍重重打出,一股气流击打到墙上,整个墙壁都发出沉闷的震动声,墙壁下端的石板竟然有些裂痕。
一百来招,白袍女子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
不清楚她如何感受,但李当归眼中极其的行云流水,看起来丝毫不像是一个几乎没有涉及剑道的人该有的,倒像是专研半生剑道的痴人。
最后的气流如果堪称飞流直下三千尺,威力绝伦,有着搬山巨力,气势收放自如也像洛神女轻舞,漫美至极。
一切剑招看起来都说那么自然,只不过对于李当归来说就有些困难,他记住了,严格来说也没记住,就像是一个只有外表的空壳。
所以,他懵懵懂懂。
少年欲言又止,这一幕恰好被负手背木棍的颜宝钗看见,她站立庭院中抬头看着台阶上的一脸茫然的少年,微微一笑,伸手把木棍递向少年。
李当归不知所以,她就轻声问道:“记住了?”
李当归点了点头,“只记住了剑招。”
颜宝钗黑着脸,她有些纳闷,这家伙真的是‘春秋剑胎’?看着少年,她声音低沉道:“傻乎乎的,我重新来一遍,你别老是想着剑招。”
李当归深吸了一口气,重重的点了点头。
颜宝钗又演示一遍。
他还是懵懵懂懂。
于是便有第三遍,第四遍……
当李当归有微末小成的时候,便是像她这第四境的修士也气喘如牛、汗如雨下,脸色更是低沉如水,好像天要塌下来一样。
她根本想不明白堂堂剑意天下的剑胎竟然会被凝聚剑意困住,既然如此,那这个剑胎要之何用?
她自幼读诸子百家典籍,天资冠绝北唐,虽然不是道种,却有道种资质,出身皇族眼界极高,要求自然极高,更何况眼前的少年还是她真正意义上指导的第一个人,心中要求因此高出许多。
颜宝钗几乎没有涉及剑道,所以她很难明白凝聚剑意对于一个剑士来说代表着什么,那会成为这名剑士以后既定了大道,有死无生。
颜宝钗是那种不学自通的奇才,她觉得要是再这么无休止的演示下去自己就要率先凝聚剑意,扯了扯嘴角,脸上百般无奈,然后就把木棍丢到少年手里,关于修炼大道她吃过什么苦心里清楚,所以不会说些话让少年心里有些安慰,要是这家伙是玻璃心,那干脆读一辈子书得了好了,背什么剑?想起圣贤书上有一句很好的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千大道最后殊途同归,她一脸严肃,让少年不得不严阵以待,“你要是一天不能凝聚剑意,你便学一天,要是一辈子都凝聚不出剑意,哪边凉快你就待哪边,要是觉得小庭院太小施展不开,你就去桃子坞,说到底我并不是很懂剑,指不定桃子坞那剑仙随便说两句话你就明白,然后凝聚剑意了。”
就像镇子上学识不多的人常说的一句话,读不死就往死里读,换句话说,凝聚不了剑意就往死里凝聚。
李当归点了点头,道理确实如此,但让他去向浥轻尘学习,他前脚拒绝别人,后脚就向人家讨教,怎么都有些尴尬。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孑然一身的少年第一次觉得这句话多么的贴切,他来到小庭院有板有眼内学着颜姑娘的剑招,几十次之后剑招的确融会贯通了,可偏偏感觉不到缥缈莫测的剑意。
这一次,少年开始质疑是不是自己方法不对。
学识可以日积月累,意也可以吗?
李当归心里质疑很快压抑,然后就真的会按照着颜宝钗说的嫌地方太小,只不过没有去桃子坞酒楼,而是出门往山神庙的方向走,如今山神庙建成,因此他的胆子也大了不少。
每日清脆黄昏,日复一日,不觉乏味。
…………
夕阳西下,颜宝钗看见少年一闪而逝的质疑,她坐到台阶上也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打开的方式不对?
这一次,颜宝钗亲自向少年展示了更为高超的一招,脚踏木棍,手中掐起法诀,一样能御剑千百尺,只是出于她不精通剑道的原因,滞空的时间极短。
御剑飞行,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刻还,这才配得上剑士的称呼。
李当归苦练很久,好在是依靠着不错的体魄能硬撑着挥舞百十来遍,至于颜姑娘所说剑离手三丈的奴剑法门,他尚未触及。
次日清晨,颜宝钗换了一种方式,让李当归开天府,踏上修行大道之后再学剑,她有着道种一般资质,要想指导一个不蠢而且肯吃苦耐劳的少年开辟天府,对于颜宝钗来说只是小事一桩,很快,七日之内李当归便开了天府,可惜的是并没有颜姑娘描绘的气机如同‘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感觉。
然后李当归重新学剑,以气驭剑,暮春过去,初夏来临,清白少年只能让剑离手三尺,来去自如。
他呆立当场,双眼通红。
如今激动的行为让久居皇庭内称得上心思细腻的颜宝钗有些不明所以,在她看来,以李当归“春秋剑胎”的资质要想开辟天府、以气驭剑只是一个朝夕的时间,如今耗费了一个半月的时光才一只脚踏进了修行大道的门槛,他错过了很多事,山神庙建成,文庙修了一半,大燕李家搬出镇子,留下李家姐妹日日跟随着颜如镜,刘先生即将启程回到学宫,毗邻主仆收拾行囊不日便会随同刘先生一样离开。她不能理解李当归的原因,大抵是因为他爹娘,对此,颜宝钗不管不问,她不可能一直这样看着这家伙修炼,她也有很多事情,首当其冲的便是“万仙大会”,她只是借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与少年不过萍水相逢,能教他这么多东西,已是极限,严格。
她直接来到庭院,便看着上气不接下气的少年,坐到台阶上,如同少年一样看着天边晚霞怔怔出神,良久,李当归才回神看着颜宝钗,咧嘴一笑,轻声问道:“我有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像颜姑娘这样聪明的人为什么不学剑呢?”
颜宝钗转头看着李当归,语气冷淡,“剑士山河杀伤力第一徒有虚名,大多都是沽名钓誉之辈,我希望你以后别这样,若是被我发现曾经教过的人是那样的人,我肯定会亲自杀了你。”
李当归心中有些无语,岔开话题,问道:“我看那些外乡人走了很多,他们是采到矿石了吗?”
颜宝钗点了点头,说的模棱两可,“相差不离吧,有的盆满钵满,有的颗粒无收。”
李当归如坠云雾。
颜宝钗没有理睬他,只是自顾自的盯着晚霞,说着小镇上近些日子发生的事情,有些玄妙无穷,有些稀松平常,就像整日穿梭大街小巷的太甲真人,耐心很好,挨家挨户的敲门,免费求签卜卦。
署衙那边山神庙修建之后督造大人就返回天都,留下镇官大人一个人督促着文庙的进程,刘先生把离开后的时候安排的十分妥当,一但文庙修好他便离开,由他弟子接替“教书先生”的位置。
李当归忽然想起来看望先生的几人,听说是刘先生山崖上的弟子,一个半月日日夜夜学剑,镇子上很多东西反倒是不如颜姑娘这个外人,
颜宝钗瞥了少年一眼,平淡道:“不用太担心,也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也就是你们那个先生要离开,你的邻居似乎也要走,不过好像还没有确定。”
李当归没有回答她,只是觉得先生教书半个甲子,他虽然不是学塾的学生,可有时间还是会去听课,刘先生教书也都是来者不拒、有教无类,因此镇子上声望有些高,否则的话山神庙、文庙的事情朝廷也不可能让他来提笔。对于杜若,马上就是弱冠之年的年轻人,李当归觉得那家伙早应该出去闯荡了。
很快便看见满天星辰,皓月当空,如同白昼照亮巷弄。
天底下心心念念的人看到的都是同样的美景,李当归抬起头看着满天星辰,他与颜姑娘有着很多次这样坐在一起说话,像今天这样正儿八经聊天的时候却是少有,只是她不说话,少年也不好开口问,生怕像上一次一样问到一些敏感的问题被冷眼相待。
少年思绪万千,颜宝钗便已经开口说道:“我算了一下时间,那场大会差不多要举行,到时候带着你这样一个拖油瓶肯定会延误时间,所以我准备过几天启程,你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准备的。”
对于万仙大会,颜宝钗很少提及具体的时间地点,有时候李当归好奇随意问一句便会被冷眼相待,吃一堑、长一智,因此这一次少年很识相的没有多问什么,只是关心道:“那你打不过就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颜宝钗讥讽道:“我可不是你。”
李当归扯了扯嘴角,知道这个白袍女子在这事情上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就没多说什么,只是叮嘱道:“那自己小心一点。”
……………
青田镇一个月的风波,其中最大的变化便是阻隔官道的大山脚下有了一座山神庙,也是北唐境内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山神庙,由天子钦点,封山神,修庙宇。
除却这些,小镇上就是一些无伤大雅的人员流动,走了一些人,又来了一些人,毗邻杜若家传来一阵敲门声,声音沉闷,像是有意而为,李当归走出庭院,来到巷口探头一看,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温醇至极,“李当归?”
果不其然,正是刘先生山崖上的弟子,接替教书先生的位置的儒生,一袭白袍,干干净净,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品,而立之年,顶高冠,朝着李当归微微一笑。
说实话,李当归还是第一次与儒生碰面,一个半月的时间都是躲在庭院内学剑,去山神庙的时候怕浪费时间会刻意绕近道,因此哪怕很早就知道有人三人来看望先生,却迟迟没有见过面。
李当归看着他,点点头,“是我,先生有什么事情吗?”
儒生眼眸打量着李当归,就像是看见一块宝玉,不肯错过任何一个角落,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看个通透,最后把话说的云雾缭绕,“我听别人说起过你,吃苦耐劳,心性极好,怎么要不要随同先生一同前往朝天阙,潜心修学百年,我保证你衣锦还乡。”
打开大门便看见这一幕的杜若呆立当场,嘴唇颤抖,因为提剑的缘故李当归无动于衷,他似乎被儒生说到了心尖上,手中握着那西楚天子赐的笔。
他很早便来到镇子,因为赤芍的原因顶着很多名头,街坊邻居们他的热度一向只增不减,譬如家破人亡的少年如何能有这么一座府邸,自幼书香门第也让杜若知道山河中的很多事情,不降李当归那样什么都懵懵懂懂,他很清楚春秋学宫第一甲朝天阙代表着什么,刘先生作为儒家圣人七十二弟子之一意味着什么。
李当归摇头拒绝,就像拒绝浥轻尘一样很果断,不过这一次有着更好理由,他已经开始学剑。
而且丢了西瓜捡芝麻的事情,他干不来。
儒生还想说什么,便看见少年“落荒而逃”,然后眯着眼睛看着眼前即将弱冠的少年,还未开口,他便点头答应,“我答应与先生一同前往朝天阙,只是我心中有一个困惑已久的问题,还望先生能解答。”
儒生笑了笑,示意少年但说无妨。
杜若开门见山道:“不知道先生名讳,与刘先生关系如何?”
白袍儒生一笑置之,“春秋学宫朝天阙第一甲平生最爱不平事的元芩,他是我先生,去朝天阙之后我便是你先生,不过暂时不会教你任何东西。”
少年藏了十九个春秋的心事,此刻逐渐开始显露出来,他抬头看着儒生,眉眼含笑,“元先生。”
白袍儒生笑着离去,朝天阙的君子礼仪他一个字没学进去,有教无类被学了个通透,只要资质不错,恪守教义,他都喜欢。
精彩评论